绿杨悄悄香尘灭

出自:五代·韦庄《秦妇吟》

拼音:[lǜ,lù][yáng][qiǎo,qiāo][qiǎo,qiāo][xiāng][chén][miè]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嚬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臈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二]向潼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昆昆乾坤动,(「昆昆」,蒋云当作「辊辊」。)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
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潜[三]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拆」,项校作「坼」。)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寃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损,(「损」,蒋、项校作「捐」。)孾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四]。
旋抽金线学缝旗,纔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
瑠瓈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拭眉绿。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妾身幸得全刀锯,不敢踟蹰久回顾。
旋梳蝉鬓逐军行,强展蛾眉出门去。
万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查看原文

注释

【悄悄】1.忧伤貌。 2.寂静貌。 3.形容声音很轻。 4.料峭。
【香尘】1.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语出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石崇﹞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布象床上,使所爱者践之。" 2.佛教语。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绿】

綠【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

《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杨】

楊【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說文》木名。《爾雅·釋木》楊,蒲柳。詳柳字註。

《詩·秦風》隰有楊。《崔豹·古今註》白楊葉圓,靑楊葉長,栘楊圓葉弱蔕,微風大搖。

有赤楊,霜降則葉赤,材理亦赤。

黃楊。《埤雅》黃楊性堅緻難長,歲長一寸,閏年倒長一寸。

《博雅》白楊刀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楊縣屬河東郡。

姓。《姓苑》出弘農、天水二望。

叶以征切,音盈。《馬融·廣成頌》珍林嘉樹,建木叢生。椿梧栝柏,柜柳楓楊。

【悄】

悄【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親小切《集韻》《韻會》《正韻》七小切,。《說文》憂也。《詩·邶風》憂心悄悄。

《風》勞心悄兮。

《集韻》《韻會》《正韻》七肖切,音俏。急也。

【香】

香【戌集下】【香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㿝《廣韻》許良切《集韻》《韻會》《正韻》虛良切,》至治馨香,感于神明。《詩·周頌》有飶其香。《禮·月令》中央土,其臭香。

草木之香,如沉香,棧香,蜜香,檀香,具載。《洪芻·香譜》及《葉延珪·香隸》諸書。

獸亦有香。《談苑》商女山中多麝,其性絕愛其臍,爲人逐急,卽投巖舉爪,剔裂其香。

《本草》麝香有三等:第一生香,亦名遺香,乃麝自剔出者。其次臍香。其三心結香。

有小麝,其香更奇。

風香。《庾信詩》結客少年塲,春風滿路香。

含香。《漢官儀》尚書郞含雞舌香,伏奏事。

酒香。《王績詩》稍覺池亭好,偏宜酒甕香。《杜甫詩》浩蕩風塵外,誰知酒熟香。

花名。《廬山記》一比丘晝寢盤石上,夢中聞花香酷烈,及覺,求得之,因名睡香。四方聞之,謂爲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丁香。《本草》一名丁子香,花紫白色,生子,小者爲丁香,大者爲母丁香。

酒名。《蘇軾·送碧香酒詩》碧香近出帝子家,鵝兒破殼酥流盎。《劉子翬詩》未饒赤壁風流在,且向何家醉碧香。

阿香。《搜神記》永和中,義興人姓周,出都,日暮。道邊有一新草小屋,一女子出門,周求寄宿。一更中,聞外有小兒喚阿香聲,云:官喚汝推雷車。女乃辭去。夜遂大雷雨。

人名。黃香,仇香,見《後漢書》。

姓。明四譯館通事香牛。

山名。《唐書·白居易傳》與香山僧如滿結香火社,自稱香山居士。

水名。《述異記》吳故宮有香水溪。

殿名。《三輔黃圖》武帝時,後宮八區,有披香殿。

享名。《李白詩》沉香亭北倚闌干。

【尘】

尘【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字彙補》古文塵字。註詳土部十一畫。(塵)〔古文〕。埃也。《爾雅·釋詁》久也。謂塵垢稽久也。《詩·小雅》無將大車,祗自塵兮。《後漢·班固傳》風伯淸塵。《拾遺記》石虎起樓四十丈,異香爲屑,風起則揚之,名芳塵。《嶺南表異錄》犀角爲簪梳,塵不著髮,名辟塵犀。

淫視爲遊塵,見《穀梁序疏》。

明窻塵,丹砂,藥名。《李白·草創大還詩》髣髴明窻塵。

《梵書·圓覺經》根塵虛妄。《註》根塵,六根之塵,謂眼、耳、鼻、舌、心、意。

《列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見東海三變爲桑田,今將行復揚塵乎。

姓,見《統譜》。

叶直連切,音廛。《班彪·北征賦》忽進路以息節兮,飮予馬兮洹泉。朝露漸予冠蓋兮,衣晻藹而蒙塵。

【灭】

滅【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搣。《說文》盡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

沒也。《易·大過》過涉滅頂。

火熄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

《韻補》叶明祕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

相关诗句
朝餐一味人肝脍 夜卧千重剑戟围 终日惊忧心胆碎 一从陷贼经三载 六亲自此无寻处 万里从兹不得归 强展蛾眉出门去 旋梳蝉鬓逐军行 不敢踟蹰久回顾 妾身幸得全刀锯 梁上悬尸已作灰 烟中大叫犹求救 欲下回梯梯又摧 须臾四面火光来 不觉攀缘上重屋 已闻击托坏高门 旋拆云鬟拭眉绿 北邻少妇行相促 女弟女兄同入井 仰天掩面哭一声 身首支离在俄顷 忽看庭际刀刃鸣 翡翠帘间空见影 瑠瓈阶上不闻行 昨日良媒新纳聘 南邻有女不记姓 红粉香脂刀下死 牵衣不肯出朱门 斜袒半肩欲相耻 一夫跳跃上金阶 年幼不知门外事 妆成只对镜中春 一寸横波剪秋水 西邻有女真仙子 不敢回眸空泪下 有时马上见良人 纔上雕鞍教走马 旋抽金线学缝旗 回首香闺泪盈把[四] 倾国倾城不知价;长戈拥得上戎车 东邻有女眉新画 孾儿稚女皆生弃 蒋、项校作「捐」 「损」 舞伎歌姬尽暗损 处处寃声声动地 家家流血如泉沸 项校作「坼」 「拆」 妖光暗射台星拆 紫气潜[三]随帝座移 宦者流星如血色 阴云晕气若重围 上帝无言空脉脉 日轮西下寒光白 十二官街烟烘烔 火迸金星上九天 万马雷声从地涌 蒋云当作「辊辊」 「昆昆」 轰轰昆昆乾坤动 户外崩腾如走兽 东邻走向西邻避;北邻诸妇咸相凑 南邻走入北邻藏 上屋缘墙不知次 扶羸携幼竞相呼 已见白旗来匝地 适逢紫盖去蒙尘 下马入门痴似醉 须臾主父乘奔至 尽道贼军来未及 拟[二]向潼关为警急;皆言博野自相持 是时西面官军入 朝士归来尚疑误 居人走出半仓惶 已见街中攂金鼓 忽看门外起红尘 闲凭雕栏慵不语 斜开鸾镜懒梳头 正闭金笼教鹦鹉 「前年庚子臈月五 妾亦与君停玉趾 君能为妾解金鞍 依稀记得秦中事 三年陷贼留秦地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含嚬欲语声先咽 借问女郎何处来 红攒黛敛眉心折 凤侧鸾欹鬓脚斜 独向绿杨阴下歇 路旁忽见如花人 绿杨悄悄香尘灭 东西南北路人絶 洛阳城外花如雪 中和癸卯春三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