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阴涕涟洏

出自:清代·邝露《苦寒行》

拼音:[qióng][yīn][tì][lián][ér]

平仄:平平仄平平

追奔潜山麓,危哉苦嵚巇。
鸟道屈羊肠,貂车毋鱼丽。
北风裂犀缝,冲飙割予肌。
熊穴出神人,欃枪缀雕旗。
僵尸饱鸮鸢,蒸氓痛屠夷。
抚剑剧啸叹,羁旅孑无遗。
束发怀耿介,铙歌思南皮。
关讥严水陆,穷阴涕涟洏
迷阳复迷阳,行行安所之。
马毛缩如猬,仆御瘏且饥。
缓靮憩林皋,冰冻无完枝。
寸草不可得,白骨持自炊。
哀哀远征人,悠悠伤路岐。

查看原文

注释

【穷阴】1.指冬尽年终之时。 2.指极其阴沉的天气。
【涕涟】泪流不断貌。
【涟洏】〈书〉形容涕泪交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穷】

窮【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韻會小補》說文本作竆。从穴躳聲。隷作窮。

《集韻》居雄切,音弓。恭貌。本作匔。或从穴作窮。

【阴】

阴【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與隂同。見《字彙補》,以定晏陰之所成。

《周禮·天官·內宰》以陰禮敎六宮。《註》陰禮,婦人之禮。

《內小臣》掌王之陰事陰令。

《地官·大司徒》以陰禮敎親,則民不怨。《註》陰禮,謂男女之禮。

陰晴。《詩·邶風》曀曀其陰。《又》以陰以雨。

《說文》山之北也。《書·禹貢》南至于華陰。

《說文》水之南也。《前漢·地理志》河東郡汾陰縣。《註》介山在南。

《玉篇》影也。《晉書·陶侃傳》大禹惜寸陰,吾輩當惜分陰。

《正字通》陰八字。

《前漢·郊祀歌》靈之至,慶陰陰。《註》師古曰:言垂陰覆徧於下。

《玉篇》默也。《戰國策》齊秦之交陰合。

《詩·秦風》陰靷鋈續。《傳》陰,揜軓也。《釋名》陰,蔭也。橫側車前,以陰笒也。

地名。《左傳·襄九年》濟于陰阪侵鄭。

《昭十九年》楚工尹赤遷陰于下陰。

《二十二年》帥師軍于陰。《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陰縣。《註》卽左傳下陰也。

漢有兩陰山縣。《地理志》西河郡陰山,又桂陽郡陰山。

山名。《史記·秦始皇紀》自楡中河以東,屬之陰山。《註》徐廣曰:在五原之北。

姓。《廣韻》管修自齊適楚,爲陰大夫,其後氏焉。○按史記褚少孫龜筴傳:陰兢活之,與之俱亡。索隱曰:陰,姓。兢,名也。是商時卽有陰姓矣。

左傳僖十五年:晉陰飴甥會秦伯,盟于王城。註:飴甥,食邑于陰。戰國策有陰、陰姬,疑卽出於此。

昭二十四年,陰不佞,以溫人南侵。疑陰亦姓也。

《正字通》男子勢曰陰。《史記·呂不韋傳》私求大陰人嫪毐爲舍人。

《逸周書》墠上張赤帟陰羽。《註》陰,鶴也。《玉篇》今作隂。《五音集韻》俗作。

《集韻》烏含切,音菴。本作闇,治喪廬也。《論語》高宗諒陰,三年不言。

《集韻》《韻會》於禁切,音蔭。《集韻》瘞藏也。《禮·祭義》骨肉斃于下,陰爲野土。《註》陰,讀爲依廕之廕。

《詩·大雅》旣之陰女,反予來赫。《箋》覆陰也。《韻會小補》蔭,通作陰。

《正字通》音飮。古醫方有淡陰之疾,俗作淡飮。

叶於容切,音雍。《詩·豳風》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箋》凌陰,冰室。《揚子·太經》日飛懸陰,萬物融融。

叶於虔切,音煙。《黃庭經》上有䰟靈下關元,左爲少陽右太陰。

《韻會小補》本作殷。淺黑色也。亦作陰。《詩·小雅·我馬維駰傳》陰白雜毛曰駰。陰,淺黑色也。(陰)

【涕】

涕【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音體。《說文》泣也。《玉篇》目汁出曰涕。《詩·邶風》泣涕如雨。

竹名。《東方朔·神異經》南方荒中有涕竹。

兆卦之名。《史記·宋世家》乃命卜筮曰涕。《索隱》涕音亦,尚書作驛。孔安國曰:氣絡繹連續。

《集韻》待禮切,音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

【涟】

漣【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力延切《集韻》《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音連。風行水上成文曰漣。《詩·魏風》河水淸且漣猗。

垂涕貌。《詩·衞風》泣涕漣漣。

水名。《水經注》漣水,出邵陵縣界。

桂陽有漣水。《水經注》漣水源出桂陽縣西北之石塘村。

《郡縣志》沭水俗名漣水。

《韻會》郎干切,音闌。與瀾同。大波也。

【洏】

洏【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正韻》如之切《韻會》人之切,音而。《說文》洝也。一曰渜水也。

連洏,流涕貌。《王粲詩》涕流連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