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里何恂恂

出自:明代·曹于汴《汪中台年伯祀名宦乡贤》

拼音:[rù][lǐ][hé,hē,hè][xún][xún]

平仄:仄仄平平平

从昔辨仕学,朝野迥然分。
朝野亦寄迹,根宰一天君。
汪公祀上谷,还祀汝水滨。
绾绶何晔晔,入里何恂恂
抑或雄于乡,何谈树功勋。
吾将质夫子,聊取鉴人伦。

查看原文

注释

【恂恂】1.恭谨温顺的样子:恂恂有儒者之风。 2.担心顾虑的样子:恂恂而起。 3.犹“循循”。有步骤的样子:恂恂善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入】

入【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

《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

《廣韻》納也,得也。

《增韻》沒也。

《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

《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

【里】

里【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良已切《集韻》兩耳切《正韻》良以切,法志》在壄曰廬,在邑曰里。《風俗通》五家爲軌,十軌爲里。里者,止也,五十家共居止也。

《正韻》路程,今以三百六十步爲一里。

憂也。《詩·大雅》瞻卬昊天,云如何里。《箋》里,憂也。

姓。《左傳·昭十七年》鄭之未災也,里析告子產。《註》里析,鄭大夫。

百里、相里,複姓。

地名。《左傳·宣三年》子臧得罪而出,誘子華而殺之南里。《註》南里,鄭地。

山名。《史記·封禪書註》高里山,在泰山下。

《五代史·附錄》契丹所居曰梟羅箇沒里。《註》沒里者,河也。

古夫稱妻曰鄕里。《南史·張彪傳》我不忍令鄕里落它處。《沈約·山隂柳家女詩》還家問鄕里,詎堪持作夫。

《正韻》漢制:長安有戚里,人君姻戚居之,後世因謂外戚爲戚里。

《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里爲式,然後可以傳衆方。《註》里,讀爲已,聲之誤也。《釋文》里,音以。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恂】

恂【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音荀。《說文》信心也。从心旬聲。《書·立政》廸知忱恂。《傳》恂,信也。

樂也,慄也。《增韻》嚴謹貌。

溫恭貌。

信實之貌。《後漢·召馴傳》德行恂恂召伯春。

通作悛。《前漢·李廣傳》恂恂如鄙人。《史記》作悛悛。亦通作洵。《詩·鄭風》泃美且都。古作恂。

《集韻》松倫切,音旬。恂恂,善誘也。《莊子·徐無鬼》恂然棄而走。郭象讀。

《五音集韻》聳尹切,音筍。嚴慄也。

《集韻》《類篇》《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大學》恂,慄也。鄭氏讀。

《集韻》輸閏切,音瞬。恂然,遽也。《列子·黃帝篇》怵然有恂日之志。《何承天·纂文》吳人呼瞬目爲眴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