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分忍听骊驹声

出自:明代·李昌祺《送葛维彰人材还乡兼寄声精微陈徵士》

拼音:[lín][fēn,fèn][rěn][tīng][lí][jū][shēng]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铜龙水乾漏声小,鱼钥金寒霜月晓。
警跸初鸣雉扇开,红云半露天人表。
布衣小臣衰朽馀,来朝乞得垂老躯。
龙钟何以展报效,但愿击壤歌康衢。
秦淮北风疾于箭,扁舟到早如乘传。
天上人归鹊预知,瓮头酒熟孙能劝。
忘机笑傲林泉间,高情长与云同閒。
时人莫讶鬓成雪,承恩两度瞻龙颜。
蹇予久作词垣客,谩写新题壮行色。
同是青原白鹭人,我独胡为归未得。
送君不尽思君情,临分忍听骊驹声
凭将千里故人意,寄谢精微贤弟兄。

查看原文

注释

【临分】犹临别。分﹐分手。
【骊驹】1.纯黑色的马: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2.《汉书·王式传》:“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颜师古注:“服虔曰:‘逸诗篇名也,见《大戴礼》,客欲去,歌之。’”古代客人告别时唱的诗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临】

臨【未集下】【臣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林。《爾雅·釋詁》臨,視也。《詩·衞風》日居月諸,照臨下土。

《大雅》上帝臨女,無貳爾心。《箋》臨,視也。《禮·曲禮》臨諸侯,畛於鬼神。《疏》以尊適曰臨。《穀梁傳·哀七年》春秋有臨天下之言焉,有臨一國之言焉,有臨一家之言焉。《註》徐乾曰:臨者,撫有之也。

《博雅》臨,大也。

《戰國策》縣隂以甘之,循有燕以臨之。《註》臨,猶制也。

易卦名。

車名。《詩·大雅》以爾鉤援,與爾臨衝,以伐崇墉。《傳》臨,臨車也。《疏》臨者,在上臨下之名。《釋名》臨,如字。韓詩作隆。

地名。《左傳·哀四年》荀寅奔鮮虞,趙稷奔臨。《註》臨,晉邑。

丘名。《爾雅·釋丘》右高名臨丘。

姓。《後趙錄》秦州刺史臨深。《孔融傳》有臨孝存。

門名。《左思·吳都賦》左稱彎崎,右號臨硎。《註》彎崎,臨硎,閽闥名。吳後主起昭明宮,於太初之東開彎崎臨硎二門,彎崎宮東門,臨硎宮西門。

《韻會》力鴆切《正韻》力禁切,林去聲。《增韻》喪哭。《顏師古曰》衆哭曰臨。《左傳·宣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臨于大官,且巷出車,吉。《註》臨,哭也。《釋文》臨,力鴆切。

《韻補》叶盧東切,音隆。《詩·大雅》后稷不克,上帝不臨。耗斁下土,寧丁我躬。《司馬相如·長門賦》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不肯乎幸臨。

叶力陽切,音良。《秦始皇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

【分】

分【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

《增韻》裂也,判也。

《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

《玉篇》隔也。

《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

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

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

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

《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

《唐韻》扶問切《集韻》《韻會》符問切,汾去聲。名分也。《禮·禮運》禮達而分定。

均也,分劑也。《禮·曲禮》分毋求多。

分位也。《漢諸葛亮出師表》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集韻》方問切,紛去聲。均也。《左傳·僖元年》救患分災。

《正韻》府吻切,音粉。《爾雅·釋器》律謂之分。《註》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氣。

《韻補》叶膚容切,音丰。《曹植·七啓》太極之初,渾沌未分。萬物紛錯,與道俱隆。

叶膚眠切,音近徧。《班固·西都賦》九市開場,貨別隊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災字原刻从。

【忍】

忍【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而軫切《集韻》《韻會》《正韻》爾軫切,人上聲。《說文》能也。《徐曰》能音耐。从心刃。《長箋》如刀剌心,忍意也。《周武王·書銘》忍之須臾,乃全汝軀。

《廣韻》强也,有所含忍。《左傳·昭元年》魯以相忍爲國。

安于不仁曰忍。《詩·大雅》維彼忍心,是顧是復。《詩·小雅》君子秉心,維其忍之。

忍忍,猶不忍也。《後漢·崔琦傳》情懷忍忍。

姓。

《廣韻》《集韻》《韻會》與韌靭忍同。

【听】

听【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音齗。《說文》笑貌。《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亾是公听然而笑。《楊愼曰》听,古哂字。

《廣韻》口大貌。《集韻》大口謂之听。

《廣韻》牛謹切《集韻》語近切,。亦笑貌。

《集韻》口謹切,音赾。

魚斤切,音㹞。

逆乙切,音聉。義同。

魚其切,音疑。听嗞,口開貌。

魚衣切,音沂。與嗞,媿貌。

《正字通》俗借爲聽字省文。(聽)〔古文〕他定切,音侹。《說文》聆也。《釋名》聽,靜也。靜,然後所聞審也。《書·太甲》聽德惟聰。《儀禮·士昏禮》命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

《廣韻》待也。

受也。《左傳·成十一年》鄭伯如晉聽成。《註》聽,猶受也。

從也。《易·艮卦》不拯其隨未退聽也。《疏》聽,從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姑慈婦聽。

斷也。《禮·王制》司寇正法志》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任也。《前漢·景帝紀》其議民欲徙寬大地者,聽之。

之。

《唐韻》他丁切《集韻》《韻會》湯丁切《正韻》他經切,音㕔。《集韻》聆也,聽受也。中庭曰聽事,言受事察訟於是。俗作㕔。毛氏曰:漢晉皆作聽,六朝以來始加厂。

《韻補》叶儻陽切,音堂。《蘇轍·讀道藏詩》昔者惠子死,莊子笑自傷。微言不復知,言之使誰聽。

【骊】

驪【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9画部外筆画:19画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玉篇》盜驪,千里馬也。《爾雅·釋畜》小領盜驪。《註》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又曰右服盜驪。《詩·齊風》四驪濟濟。《禮·檀弓》夏后氏尚黑,戎事乗驪。

《月令》冬駕鐵驪。

駕兩馬曰驪。《後漢·寇恂傳》光武北征時,軍食急乏,寇恂以輦車驪駕轉輸,前後不絕。《註》驪駕,倂駕也。

山名。《後漢·郡國志》京兆尹新豐有驪山。《註》杜預曰:古驪戎國。韋昭曰:戎成居此山,故號驪戎。

高句驪,國名。

縣名。《前漢·地理志》右北平郡驪成縣。

《廣韻》郞奚切《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義同。

《集韻》陳尼切,音馳。驪靬,縣名。《前漢·地理志》張掖郡驪靬縣。《註》李奇曰:音遲虔。師古曰:驪,力遲反。靬音虔。令其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虔。

【驹】

駒【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舉朱切《集韻》《韻會》恭于切,音拘。《說文》馬二歲曰駒。《註》六尺以上馬,五尺以上駒。《爾雅·釋獸》伭駒,褭驂。《註》伭駒,小馬,別名褭驂。或曰此卽腰褭,古之良馬名。《周禮·夏官·廋人》攻駒。《註》攻駒,騬其蹄齧者。

《校人》月令《註》執駒,無令近母,猶攻駒也。

《禮·月令》仲夏,游牝別羣,則縶騰駒。《註》季春妊孕已遂,故仲夏不使同羣,拘繫騰躍之駒,防踶齧。

驪駒,歌名。《前漢·儒林傳》王式謂歌吹諸生曰:歌驪駒。《註》服虔曰:逸《詩》篇名,見《大戴禮》,客欲去歌之。

元駒,魚名。《崔豹·古今注》兗州人呼赤鯉爲元駒。

蟻別名。

株駒,枯樹本也。《列子·天瑞篇》若橜株駒。

姓,周駒伯,漢駒幾,見《萬姓統譜》。

《集韻》俱遇切,音句。義同。《詩·小雅》老馬反爲駒,不顧其後。集傳駒,叶去聲。

《集韻》駒驪,國名。

叶居侯切,音鉤。《易林》川深難游,水爲我憂。多虛少實,命鹿爲駒。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