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纸摵摵鸣

出自:明代·罗钦顺《悼亡女》

拼音:[chuāng][zhǐ][sè,mí,sù][sè,mí,sù][míng]

平仄:平仄平平平

东风射窗急,窗纸摵摵鸣
畴昔窗中居,一去不闻声。
展转夜过半,揽衣步前楹。
宁知治缕夕,正此月华明。
耳目不堪触,更堪忆平生。
十年一梦短,伤哉父子情。
周身旧裙布,犹如新制成。
奈何修洁姿,大命偏早倾。
花缀故枝红,草回隔年青。
婉娈无复见,痛恨何时平。

查看原文

注释

【窗纸】1.亦作"窗纸"。 2.糊在窗上的纸。
【摵摵】象声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窗】

窗【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與牕同。《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爲聰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註》助戸爲明。亦作牕。

《集韻》《韻會》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竈突也。《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䆫牕。《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䆫。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陶潛詩》有酒有酒,閒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䆫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纸】

紙【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只。《說文》絮一苫也。《韻會》古人書於帛,故裁其邊幅,如絮之一苫。《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東觀漢記》黃門蔡倫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初學記》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从糸。至後漢,蔡倫剉故布擣抄作紙。

其字从巾。《張揖·古今字詁》巾部云:紙今帋。則其字从巾之謂也。

姓。《魏書·官氏志》渴侯氏,後改爲紙氏。

【摵】

摵【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說文》沙劃切。捎也。《廣韻》作。一曰拂著也。

《廣韻》山責切《集韻》色責切《正韻》色窄切,音栜。隕落,貌。《六書故》摵摵,借以狀落葉之聲,解爲隕落,誤。《杜甫詩》蕭摵寒籜聚。《白居易·琵琶行》楓葉荻花秋摵摵。《韓愈詩》摵摵疎更隕。《正字通》蕭摵卽蕭瑟。古借用瑟字。瑟瑟卽摵摵也。《韻會》从木作槭。謂增韻从手誤,非。

《唐韻》《集韻》所六切,音縮。《揚子·方言》到也。

《唐韻》《集韻》《正韻》子六切,音蹙。

《集韻》就六切,音蹴。義同。

《集韻》綿批切,音迷。同。批也。

《唐韻》七則切。揩齒也。

【鸣】

鳴【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明。《說文》鳥聲也。《玉篇》聲相命也,嘷也。《詩·大雅》鳳凰鳴矣,于彼高岡。

獸亦曰鳴。《易·說卦傳》其於馬也爲善鳴。

《增韻》凡出聲皆曰鳴。《禮·學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莊子·德充符》子以堅白鳴。

鳥名。《山海經》弇州山有五彩之鳥,仰天鳴,名曰鳴鳥。《書·召誥》我則鳴鳥不聞。《音義》馬云:鳴鳥,謂鳳凰也。

姓。出《姓苑》。

《集韻》《韻會》《正韻》眉病切,音命。鳥相呼也。《馬融·長笛賦》山雞晨羣,野雉朝雊。求偶鳴子,悲號長嘯。《註》鳴,命也。《曹植詩》鳴儔嘯匹侶。

叶謨郞切,音芒。《前漢·郊祀歌》寒暑不忒況皇章,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淸,發梁揚羽申以商。《張華·俠曲》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信陵西反魏,秦人其彊。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