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之祸

出自:清代·韩菼《赠江南巡抚汤潜庵先生八章》

拼音:[tiān][jiàng,xiáng][zhī][huò]

平仄:平平平仄

于皇启运,惟良应期。
云出山川,灵雨乃施。
于潜于跃,致身惟时。
从容讲幄,道以言资。
俾赞大政,谋谟孔嘉。
帝瞻四方,念我民依。
畴若绥怀,维汝予材。
往奠南服,往抚朕师。
时惟霜月,戒途惟吉。
别殿宠行,大官赐食。
何以衣之,温貂重袭。
何以乘之,小环金厄。
巽命以申,莫匪民极。
顿首青蒲,臣职是力。
臣学孔孟,羞管商术。
毣毣之思,惠此南国。
短车一乘,具少于车。
敬谢供张,敢烦薪刍。
我马既羸,我仆亦痡。
莫或宁处,将此简书。
吴侬迟公,自今有家。
悄悄独营,揽辔踟蹰。
螟蝥食禾,披根及心。
飞鸮食葚,怀我好音。
嗟尔司牧,下民是侵。
素丝惟染,官阙谁箴?其则不远,公即砭针。
无愧生平,敬影与衾。
稽古扬州,田惟下下。
矧我勾吴,文身而裸。
有明战争,天降之祸
厥赋未贞,王道为颇。
印给四方,日炙其輠。
脂膏既竭,下民卒瘅。
剜肉流血,敲骨及踝。
千秋我公,哀此鳏寡。
盍绘《流民》,盍谒灵琐?公诚动天,庶几报可。
眷彼嘉谷,实生其莠。
爰有止水,当门置韭。
宿猾弗除,愿民谁牖?其众可容,其魁宜取。
如木斯拔,如雏斯乳。
仁者必勇,公维其有。
烹鱼苦碎,治民苦烦。
调急弦绝,汲多水浑。
五方殊风,莫返黄轩。
去其太甚,不在高论。
钩距不设,鼠雀无喧。
若其性天,起化之源。
奕世歌思,厥有文襄。
端毅宽静,忠介清刚。
我公岳岳,为儒者宗。
体立用行,攸兼其长。
神动渊默,罔不在中。
若尝膏之,岂惟我邦。
伫公报政,倚公辩章。
吴侬也私,以福万方。

查看原文

字义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降】

降【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夅《廣韻》下江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江切,音缸。《爾雅·釋詁》降,落也。《禮·曲禮》羽鳥曰降。《釋文》降,戸江反。

《爾雅·釋言》降,下也。《書·堯典》釐降二女于嬀汭。《禹貢》桑土旣蠶,是降丘宅土。《又》北過降水。《水經注》鄭註尚書,北過降水,云:降,下江反,聲轉爲共。今河內北共山,淇水共水出焉,東至魏郡黎陽,入河,近所謂降水也。周時國於此地者,惡言降,故攺爲共耳。

《玉篇》降,伏也。《春秋·莊八年》師及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

《爾雅·釋天》降婁,奎婁也。《註》奎爲溝瀆,故爲降。《疏》孫炎云:降,下也。《左傳·襄三十年》於是歲在降婁,降婁中而旦。《註》周七月,今五月,降婁中而天明。《釋文》降,戸江反。○按集韻、類篇收入絳韻,作胡降切,非。

《集韻》乎攻切,音䃔。下也。

《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註》降,乎攻反。《班固·北征頌》奉聖皇之明策,奮無前之嚴鋒。採伊吾之城壁,蹈天山而遙降。

《唐韻正》古音洪,凡降下之降,與降服之降,俱讀爲平聲。故自漢以上之文無讀爲去聲者。《詩·召南》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旣見止,亦旣覯止,我心則降。

《大雅》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又》旣燕于宗,福祿攸降。公尸燕飮,福祿來崇。《左傳·哀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聽政。《註》降,和同也。和同卽切降字,乃疾言徐言之別耳。《楚辭·九歌》靈皇皇兮旣降,猋遠舉兮雲中。

《天問》皆歸射而無害厥躬,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按降下之降今讀去聲,相沿已久,然唐韻正歷有明據,應從之。類篇降字無平聲,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巷切,音絳。《玉篇》下也,落也,歸也。《正韻》貶也。〇按降以去聲爲正音,自玉篇始。

叶胡郞切,音杭。《楚辭·九歌》靑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降。《東方朔·七諫》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秋草榮其將實兮,微霜下而夜降。

叶胡貢切,鴻去聲。《郭璞·山海經巫咸贊》羣有十巫,巫咸所統。經技是,術藝是綜。采藥靈山,隨時登降。《北齊·享廟樂章》彝斝應時,龍蒲代用。藉茅无咎,福祿攸降。

叶餘亮切,音漾。《習鑿齒燈詩》煌煌問夜燈,修修樹閒亮。燈隨風煒,風與燈升降。

叶覃韻。《梁鴻·適吳詩》遊舊邦兮遐征,將遙集兮東南。心惙怛兮傷悴,志菲菲兮升降。欲乗策兮縱邁,疾吾俗兮作讒。○按諸韻書無叶覃韻者,存俟考証。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祸】

禍【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旤和上聲。《說文》害也,神不福也。《釋名》毀也,言毀滅也。《增韻》殃也,災也。《詩·小雅》二人從行,誰爲此禍。《禮·表記》君子愼以避禍。

作旤。《前漢·五行志》六畜謂之旤,言其著也。

作祻。《晉書·文帝紀》同發機。

叶後五切,戸上聲。《馮衍·顯志賦》昔三后之純粹兮,每季世而窮禍。弔夏桀於南巢兮,哭殷紂於牧野。野,音豎。

叶紙韻,虎委切。《荀子·成相篇》世之禍,惡賢士,子胥見殺百里徙。

叶支韻,許規切。《荀子·成相篇》論臣過,反其施,尊主安國尚賢義,距諫飾非,愚而上同,國必禍。義叶宜。

相关诗句
以福万方 吴侬也私 倚公辩章 伫公报政 岂惟我邦 若尝膏之 罔不在中 神动渊默 攸兼其长 体立用行 为儒者宗 我公岳岳 忠介清刚 端毅宽静 厥有文襄 奕世歌思 起化之源 若其性天 鼠雀无喧 钩距不设 不在高论 去其太甚 莫返黄轩 五方殊风 汲多水浑 调急弦绝 治民苦烦 烹鱼苦碎 公维其有 仁者必勇 如雏斯乳 如木斯拔 其魁宜取 其众可容 愿民谁牖 宿猾弗除 当门置韭 爰有止水 实生其莠 眷彼嘉谷 庶几报可 公诚动天 盍谒灵琐 盍绘《流民》 哀此鳏寡 千秋我公 敲骨及踝 剜肉流血 下民卒瘅 脂膏既竭 日炙其輠 印给四方 王道为颇 厥赋未贞 天降之祸 有明战争 文身而裸 矧我勾吴 田惟下下 稽古扬州 敬影与衾 无愧生平 公即砭针 其则不远 官阙谁箴 素丝惟染 下民是侵 嗟尔司牧 怀我好音 飞鸮食葚 披根及心 螟蝥食禾 揽辔踟蹰 悄悄独营 自今有家 吴侬迟公 将此简书 莫或宁处 我仆亦痡 我马既羸 敢烦薪刍 敬谢供张 具少于车 短车一乘 惠此南国 毣毣之思 羞管商术 臣学孔孟 臣职是力 顿首青蒲 莫匪民极 巽命以申 小环金厄 何以乘之 温貂重袭 何以衣之 大官赐食 别殿宠行 戒途惟吉 时惟霜月 往抚朕师 往奠南服 维汝予材 畴若绥怀 念我民依 帝瞻四方 谋谟孔嘉 俾赞大政 道以言资 从容讲幄 致身惟时 于潜于跃 灵雨乃施 云出山川 惟良应期 于皇启运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