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留残藁

出自:明代·陶安《追挽主簿汪古学》

拼音:[zhù,zhuó,zhe][shù][liú][cán][gǎo]

平仄:平仄平平仄

身为明时出,心惟古学稽。
方期遗一老,庶以泽群黎。
回首人何在,闻名我亦悽。
有山埋玉树,无路上金闺。
忆昔居乡井,逢危动鼓鼙。
檐深来鸟雀,海晏息鲸鲵。
保产身勤俭,治家法整齐。
教承轲氏母,贤有伯鸾妻。
历世神明胄,旌门孝节题。
父天嗟已隔,圣域望能跻。
雅誉尊徽歙,雄词粲壁奎。
居然麟一角,骏甚马攒蹄。
胸次光澄月,毫端气挂霓。
轻财好施予,引手救颠隮。
笾豆丰延客,饔飧自荐齐。
中年方仕进,远辙忽东西。
化雨滋鄱水,文风振语溪。
藻芹鱼亦乐,枳棘凤难栖。
职谢雷封簿,躬耕雨陇犁。
乾坤容放浪,轩冕视涂泥。
载酒寻花坞,编篱护药畦。
礼卑皂盖守,诗富锦囊奚。
物外筇随鹤,人间瓮舞鸡。
流光催衮衮,大梦杳凄凄。
著述留残藁,婆娑想故蹊。
敕筒香墨在,琴榻暗尘迷。
宰木脩盈拱,孙枝皎若圭。
遗孤今雪鬓,高步上云梯。
游宦毡仍冷,论交手屡携。
伤情歌此曲,南望暮天低。

查看原文

注释

【著述】1.撰写文章;编纂。 2.著作和编纂的成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著】

著【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正韻》陟慮切,音箸。《博雅》明也。《中庸》形則著。《晏子·諫上篇》君之德著而彰。

《管子·立政篇》十二月一著。《註》著,標著也,使傰曹署著其名。《周禮·典婦功註》書其賈而著其物。

《前漢·景帝紀》廷尉與丞相更議著令。《註》著音著作之著。《晉書·職官志》魏太和中,詔置著作郞,於此始有其官。

《小爾雅》思也。

與貯通。《家語》子貢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閒。《註》著,居也。

《詩·齊風》俟我于著乎而。《傳》門屏之閒曰著。

《左傳·昭十二年》若不廢君命則固有著矣。《註》著,位次也。《前漢·五行志》朝內列位有定處,所謂表著也。

《廣韻》直餘切,音除。《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韻會》表著之著亦音除。

《羣經音辨》藥草也。《爾雅·釋草》味。荎著。《註》音儲。

《類篇》陟略切,音芍。被服也。《晉書·宣帝紀》關中多蒺䔧,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

《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方尺二寸,䞓裏著組繫。《註》著,充之以絮也。《韓詩外傳》士褐衣縕著,未甞完也。

《集韻》直略切,音擆。《吳越春秋》從隂收著,望陽出糶。《註》著。置也。

《類篇》附也。《前漢·贾誼傳》黑子之著面。

《禮·明堂位》著,殷尊也。《註》著地無足。

《前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其俗土著。《師古註》土著,謂有城郭常居,不隨畜牧移徙。《後漢·李忠傳》流民占著者五萬餘口。《直音》俗作着。

【述】

述【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律切,音術。《說文》循也。《論語》述而不作。《中庸》父作之,子述之。

《廣韻》著述也。《正韻》修也,纘也,譔也。凡終人之事,纂人之言,皆曰述。《禮·樂記》識禮樂之文者能述。《又》述者之謂明。《儀禮·士喪禮》筮人許諾述命。《註》旣受命而申言之曰述。

也。《孟子》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

冠名。《後漢·輿服志》通天冠前有山展筩,爲述。記曰:知天者冠述。

通作術。《禮·祭義》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註》術,當爲述。

姓。《風俗通》魯大夫仲述之後。

叶樹僞切,音瑞。《曹植·酒賦》安沈湎而爲娛,非往聖之所述。闢酒誥之明戒,同元凶之三季。

【留】

留【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俗畱字。

【残】

殘【辰集下】【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昨干切《集韻》《韻會》財干切,音䏼。《說文》賊也。《詩·小雅》廢爲殘賊。《孟子》賊義者謂之殘。

《釋名》殘,踐也。踐使殘壞也。《書·泰誓》殘害于爾萬姓。

《史記·樊噲傳》殘東垣。《註》謂多所殺傷也。

惡也。《書·泰誓》取彼凶殘。《史記·陳餘傳》爲天下除殘。

放逐也,殺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放弑其君,則殘之。《揚子·方言》㨆殺也。晉魏河內之北,謂㨆爲殘。㨆音廩。或洛感反。

食餘也。《杜甫詩》殘杯與冷炙。

煑肉之名。《張協·七命》鷰臛羊殘。

殘缺也。《劉歆·移太常博士書》專已守殘。《註》師古曰:專執已所偏見,苟守殘缺之文。

穿鑿傅會謂之蕞殘。《王充·論衡》蕞殘滿車,不成爲道。玉屑滿篋,不成爲寶。

惡罵曰殘罵。《揚子·方言》南楚凡人殘罵謂之鉗。

貪暴吏曰殘吏。《後漢·明帝紀》殘吏放手。

五殘,星名。《史記·天官書》五殘星,出正東東方之野,其星狀類辰星。《正義曰》五殘,一名五鋒。《前漢·藝文志》有《五殘雜變星》二十一卷。

與戔通。《易·賁卦》束帛戔戔。《註》引子夏《易》束帛殘殘。

《魏志》辰韓名樂浪人爲阿殘。東方人名我爲阿,謂樂浪人本其殘餘之人也。

膾殘,魚名。《皮日休詩》分明數得膾殘魚。

《高僧傳》明瓚禪師,性懶而食殘,號懶殘。

《韻補》叶財先切,音前。《班彪·北征賦》首身分而不寤兮,猶數功而辭諐。何夫子之妄說兮,孰云地脈而生殘。

《夢溪筆談》王聖美治字學,演其義以爲右文。凡字其類在左,其義在右。如木類,其左皆从木。所謂右文者,如戔,少也,水之少者曰淺,金之小者曰錢,歹而小者曰殘,貝之小者曰賤,如此類皆以戔爲義。○按殘義本兼大小而言,姑附記於此。

【藁】

藁【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集韻》《正韻》古老切,音杲。《唐韻》俗槀字。《正字通》木枯也。

藁席。《荀子·正名篇》屋室廬宇葭藁蓐,尚機筵,而可以養形。《註》以藁爲席,貧賤人之居也。

藁本,藥名。《管子·地員篇》五臭疇生蓮與蘼蕪、藁本、白芷。

《史記·屈原傳》屬草藁。《索隱註》創制憲令之本。

《前漢·陳湯傳》斬郅支及名王以下,縣頭藁街。

《韻補》車御切。《易林》蝗齧我稻,驅不可去。實穗無有,但見空藁。《正字通》引《漢書·馬援傳》藁葬註,草也。○按藳葬,藁字从禾,不从木。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