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万濑水潏潏

出自:唐代·李郢《淛河馆(一作暮春山行田家歌马)》

拼音:[qiān][fēng][wàn,mò][lài][shuǐ][yù][yù]

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

雨湿菰蒲斜日明,茅厨煮茧掉车声。青蛇上竹一种色,
黄蝶隔溪无限情。何处樵渔将远饷,故园田土忆春耕。
千峰万濑水潏潏,羸马此中愁独行。

查看原文

注释

【潏潏】水涌出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峰】

峰【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同峯。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濑】

瀨【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洛帶切《集韻》《韻會》《正韻》落蓋切,音賴。《說文》水流沙上也。《楚辭·九歌》石瀨兮淺淺。

湍也。《前漢·武帝紀》遣甲爲下瀨將軍。《註》瀨,湍也。吳越謂之瀨,中國謂之磧。

水名。《水經注》瀨水,出蒼梧荔浦縣西北魯山之東。

《韻補》叶力制切,音利。《劉楨·魯都賦》龜螭潛滑于黃泥,文魚游踊于淸瀨。浚迅波以遠騰,正泌瀄于湄㵝。

【水】

水【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式軌切《集韻》《韻會》數軌切,流,中有微陽之氣也。《徐鉉曰》衆屈爲水,至柔,能攻堅,故一其內也。《釋名》水,準也,準平物也。《白虎通》水位在北方。北方者,隂氣,在黃泉之下,任養萬物。水之爲言濡也。《書·洪範》五行,一曰水。《又》水曰潤下。《正義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五行之體,水最微,爲一。火漸著,爲二。木形實,爲三。金體固,爲四。土質大,爲五。《易·乾卦》水流濕。《說卦》坎爲水。《管子·水地篇》水者,地之血氣,如筋脉之通流者也。《淮南子·天文訓》積隂之寒氣爲水。

六飮之一。《周禮·天官》漿人掌共王之六飮,水漿醴涼醫酏。

《禮·玉藻》五飮:上水、漿、酒、醴、酏。《註》上水,水爲上,餘次之。

《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水曰淸滌。

明水,所以共祭祀。《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共明水。《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爲水師而水名。

《前漢·律歷志》五聲,羽爲水。

天水,郡名,漢武帝所置。

中水,縣名,屬涿郡。應劭曰:易見《前漢·地理志》。

黑水,國名,卽韐。

露爲上池水。《史記·扁鵲傳》飮是以上池之水。《註》上池水,謂水未至地,蓋承取露及竹木上水以和藥。

姓。

《韻補》叶式類切,音墜。《劉楨·魯都賦》蘋藻漂於陽侯,芙蓉出於渚際。奮紅葩之熩熩,逸景燭於崖水。

叶呼委切,音毀。《李白·游高淳丹陽湖詩》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裏。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

《韻補》音準。引《白虎通》水之爲言準也。○按準乃水之義,非水之音。蓋沿《周禮·考工記》鄭註,準讀爲水而誤。今不從。

【潏】

潏【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穴切,音玦。《說文》涌出也。《木華·海賦》天綱浡潏。

水中坻也。《爾雅·釋水》水中可居曰洲,人所爲爲潏。

水名,在京兆。《司馬相如·上林賦》酆鎬潦潏。《註》潏水,出杜陵。

《廣韻》食聿切《集韻》《韻會》《正韻》食律切,音術。義同。

《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音聿。水流貌。《張衡·南都賦》沒滑瀎潏。《註》亦音決。《集韻》或作泬。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