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在讥颉颃

出自:明代·王世贞《读李献吉何仲默徐昌谷三子诗 其二》

拼音:[yān][zài][jī][jié,xié,jiá][háng]

平仄:平仄平平平

孝皇握鳌极,万宇扬休光。
艺士被天来,大雅竟难方。
北地既龙举,信阳遂鸾翔。
彼美在弱冠,振馥戢时芳。
二华削莲花,高掌媚太阳。
朝霞洛溆波,因飔自文章。
二子琢相就,流趋互雌黄。
听曲昧其名,焉在讥颉颃
寄言夸毗者,冥趋良可伤。

查看原文

注释

【颉颃】1.亦作"颉亢"。 2.鸟飞上下貌。语本《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3.引申为雀跃貌。 4.谓不相上下,相抗衡。 5.引申为较量。 6.刚直不屈貌。 7.谓傲视。 8.谓奇怪之辞,游移不定之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焉】

焉【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於乾切《集韻》《韻會》於虔切《正韻》因肩切,音嫣。《說文》焉鳥,黃色。出於江淮。象形。《廣韻》鳥雜色。《禽經》黃鳳謂之焉。

《玉篇》安也,疑也。《廣韻》何也。《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史記·歷書》太初元年,歲名焉逢。《註》索隱曰。漢書作閼逢。

山名。《史記·匈奴傳》過焉支山。

國名。《前漢·西域傳》焉耆國,治員渠城。

《唐韻》有乾切《集韻》《韻會》尤虔切《正韻》夷然切,音䗡。《玉篇》語巳之辭也是也。《易·坤卦》爲其嫌于無陽也,故稱龍焉。

《廣韻》語助。《詩·邶風》已焉哉。

《鄘風》終焉允臧。

《淮南子·時則訓》天子焉始乗舟,薦鮪子寢廟。《註》焉,猶於也。

《正韻》延知切,音夷。《周禮·秋官·行夫》焉使則介。之《釋文》焉,劉音夷。《註》夷使使於四夷,則行夫主爲之介。一謂夷發聲。◎按周禮本作焉,而註直攺作夷,是焉。夷古通用不獨音同也。《正字通》云:周禮焉字,連上句讀,居于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使則介之。焉,語助也。當如字讀。讀作夷,非。《正字通》之說,於文義極順。但二鄭作夷,必非無據,今仍之。

《廣韻》謁言切《集韻》依言切,音蔫。《廣韻》安也。

不言也。

叶於堇切。《劉向·列女贊》齊女徐吾,念績獨貧。夜托燭明,李吾絕焉。《讀書通》焉通作案。禮三年問:焉使倍之。荀子禮論篇作,案使倍之。〇按荀子內案字頗多,皆係方言,不與焉通,讀書通非。說文焉鳥之焉,徐鉉作有乾切,讀若䗡。韻會因之。今从玉篇、廣韻讀嫣。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讥】

譏【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居依切《集韻》《韻會》居希切,音機。《說文》誹也。《增韻》誚也。《左傳·隱元年》稱鄭伯譏失敎也。《班固·典引》司馬遷著書,微文刺譏,貶損當世。

《廣雅》問也。《增韻》伺察也。《禮·王制》關執禁以譏,禁異服,識異言。《註》譏,呵察也。

《廣雅》諫也。《玉篇》嫌也。《廣韻》譴也。

官名。《金史·百官志》譏察使掌譏察姦僞。

《韻會》通作幾。《周禮·地官·司關》國凶札則無關門之征猶幾。《註》猶幾謂無租稅,猶苛察不令姦人出入。

【颉】

頡【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胡結切《集韻》《韻會》奚結切,音纈。《說文》直項也。

《詩·邶風》燕燕于飛,頡之頏之。《傳》飛而上曰頡,飛而下曰頏。《集韻》又作翓。

人名。《前漢·藝文志》倉頡一篇。《春秋·僖二十三年》重耳奔狄,從者顚頡。

皇頡,鄭大夫。馬師頡,鄭子羽孫。

姓。《風俗通》古賢人頡衞。

《莊子·胠篋篇》知詐漸毒,頡滑堅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惑于辨矣。《註》頡滑,謂難料理也。崔云:纏屈也。李云:滑,滑稽也。一云頡滑,不正之語也。《音義》戸結反。

《廣韻》古黠切《集韻》《正韻》訖黠切,音戛。《正韻》轢也。《史記·楚元王世家》高祖微時,與賔客過巨嫂食,嫂詳爲羹盡櫟釜,乃封其子信爲羹頡侯。《註》索隱曰:羹頡,爵號,非縣名。正義曰:括地志云:羹頡山,在嬀州懷戎縣東南十五里,高祖取其山名爲侯號者,怨故也。

《遼史·耶律斡頡山。

《增韻》減尅也,掠除也。《唐書·高仙芝傳》盜頡資糧。

叶胡計切,音系。《衞恒·四體書勢》黃帝之史沮誦、倉頡眺彼鳥跡,始作書契。

【颃】

頏【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胡郞切《韻會》寒剛切《正韻》胡岡切,。

或作䀪。《揚雄·長楊賦》魚頡而鳥䀪。

《集韻》《正韻》居郞切,音剛。《說文》人頸也。本作亢。或作肮。

上聲。《集韻》戸朗切《韻會》下黨切,音沆。聲也。同吭。

《集韻》口朗切,音忼。亦與吭同。咽也。

舉朗切,音䴚。義同。

去聲。《廣韻》苦浪切,音抗。咽頏。

《集韻》《韻會》下浪切,杭去聲。《五音集韻》鳥咽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