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似新丰不直钱

出自:宋代·陆游《故山》

拼音:[jiǔ][sì,shì][xīn][fēng][bù,fǒu][zhí][qián]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禹祠行乐盛年年,绣毂争先罨画船。
十里烟波明月夜,万人歌吹早莺天。
花如上苑常成市,酒似新丰不直钱
老子未须悲白发,黄公垆下且闲眠。

查看原文

注释

【新丰】1.县名。汉高祖七年置﹐唐废。治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西北。本秦骊邑。汉高祖定都关中﹐其父太上皇居长安宫中﹐思乡心切﹐郁郁不乐。高祖乃依故乡丰邑街里房舍格局改筑骊邑﹐并迁来丰民﹐改称新丰。据说士女老幼各知其室﹐从迁的犬羊鸡鸭亦竞识其家。太上皇居新丰﹐日与故人饮酒高会﹐心情愉快。后乃用作新兴贵族游宴作乐及富贵后与故人聚饮叙旧之典。 2.镇名。在今江苏省丹徒县﹐产名酒。诗文中用以泛指美酒产地。
【不直】1.不正;不公。 2.不以之为是;不信任。 3.不值得。 4.不只;不仅。
【直钱】值钱,价钱高,有价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酒】

酒【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酒,明水也。《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天酒,甘露也。《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官名。《周禮·天官》酒正。《註》酒官之長。《又》女酒。《註》女奴曉酒者。

祭酒,尊稱之號。《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酒旗,星名。《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地名。《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註》邑在河南。

《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註》酒泉,今肅州。

姓。明有酒好德。

人名。《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韻補》叶子小切,音剿。《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叶子與切,音苴。《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似】

似【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巳。肖也。《爾雅·釋草》綸似綸,組似組,東海有之。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疏》以其所似,名其草也。

嗣也。《詩·周頌》以似以續。

况也,奉也。《賈島詩》今日把似君,誰有不平事。

《正韻》相吏切,音寺。義同。

《韻補》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無曰余小子,召公是似。叶下祉。《賈誼·旱雲賦》運淸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起。嵬隆崇以崔巍兮,時彷彿而有似。

【新】

新【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辛。《說文》取木也。

《博雅》初也。《易·大畜》日新其德。《書·胤征》咸與惟新。《詩·豳風》其新孔嘉。《禮·月令》孟秋,農乃登穀,天子嘗新,先薦寢廟。

《唐書·禮樂志》正旦羣臣上千秋萬歲壽,制曰履新之慶。

姓。《晉語》新穆子。

複姓。《史記·魯仲連傳》新垣衍。《註》索隱曰:新垣,姓。衍,名也,爲梁將。

州名。漢屬合浦郡,梁立新州。

《詩·小雅》薄言采芑,于彼新田。《朱傳》田一歲曰葘,二歲曰新田。

《韻補》叶蘇前切。《道藏歌》終劫複始劫,愈覺靈顏新。道林蔚天京,下光諸他仙。

【丰】

丰【子集上】【丨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集韻》符風切,音馮。丰茸,草盛貌。《說文》从生,上下達也。《徐曰》艸之生,上盛者,其下必深根也。毛氏曰:凡邦夆峰豐等字从此。

容色美好貌。《詩·鄭風》子之丰兮。《六書正譌》俗作丰,上畫从丿者,非。(豐)〔古文〕。《海錄碎事》《射禮》:置豐於西階。古豐國之君以酒亡國,故以爲罰爵,圖其人形於下寓戒也。《儀禮·鄕射禮》司射適堂西,命弟子設豐。《註》將飮不勝者,設豐所以承其爵也。《疏》按《燕禮》君尊有豐,此言承爵豐,則兩用之。

《玉篇》大也。《廣韻》多也。《易·豐卦疏》豐者,多大之名,盈足之義。財多德大,故謂之豐。《書·高宗肜日》典祀無豐于昵。《疏》謂犧牲禮物多也。《楚語》彼若謀楚,其必有豐敗也哉。《註》大也。《揚子·方言》凡物之大貌曰豐。

趙魏之郊,燕之北鄙,凡大人謂之豐人。燕記曰:豐人杼首。杼首,長首也。

《廣韻》茂也,盛也。《詩·小雅》在彼豐草。《傳》豐,茂也。《楚語》夫事君者,不以豐約舉。《註》豐,盛。約,衰也。

猶厚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原隰,其民豐肉而庳。

歲熟曰豐。《詩·周頌》豐年多黍多稌。《公羊傳·桓三年》大有年何,大豐年也。《註》謂五穀皆大成熟。

《博雅》雲師謂之豐隆。一曰雷師也。《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淮南子·天文訓》季春三月,豐隆乃出。《註》雷也。

豐席。《孔安國·書傳》豐,莞也。郭璞曰:今西方人呼蒲爲莞,用之爲席。鄭康成曰:刮凍竹席也。

豐本,韭別名。《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韭曰豐本。《註》其根本茂盛也。

地名。《書·武成》王來自商,至于豐。《傳》文王舊都在京兆鄠縣,今長安縣西北是也。通作酆。

水名。《詩·大雅》豐水東注。《後漢·郡國志註》豐水出鄠南山豐谷,北入于渭。通作灃。

縣名。《前漢·地理志》豐縣,屬沛郡。

州名。古太原郡,宋置豐州。

陝西,隋置豐州。

山名。豐山,在滁州南二里許,上有豐樂亭。見《歐陽修記》。

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鋒也。

姓。《廣韻》鄭穆公子豐之後。

複姓。豐將氏。見《潛夫論》。

叶敷文切,音分。《蔡邕·》民安物豐。上叶綏我荆衡,下叶以紀洪勳。

叶敷康切,音芳。《韓愈·歐陽生哀辭》友則旣獲兮,祿實不豐。以志爲養兮,何有牛羊。(豐)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直】

直【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値。《說文》正見也。《博雅》正也。《玉篇》不曲也。《易·坤卦》直其正也。《書·洪範》王道正直。

準當也。《禮·投壺》馬各直其算。《史記·平準書》以白鹿皮爲皮幣,直四十萬。

《增韻》當也。《儀禮·士冠禮》主人立于阼階下,直東序西面。《疏》謂當堂上東序牆也。

伸也。《孟子》枉尺而直尋。

《玉篇》侍也。《晉書·羊祜傳》悉統宿衞,入直殿中。

順也。《詩·鄭風》洵直且侯。

猶宜也。《詩·魏風》爰得我直。

猶但也。《孟子》直不百步耳。

猶故也。《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遊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

埋枉曰直。《韓愈·王仲舒墓誌》公知制誥友人得罪公,獨爲直其冤。

直來,無事而來也。《公羊傳·莊二十七年》直來曰來。

《禮·月令》田事旣畢,先定準直,農乃不惑。《疏》準謂輕重平均,直謂繩墨得中也。

骨直,謂强毅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工人》骨直以立。

語發聲。《史記·龜筴傳》神龜知吉凶,而骨直空枯。《正義曰》直,語發聲也。

柄也。《禮·明堂位》玉豆雕篹。《註》篹,籩屬,雕刻飾其直者也。《疏》雕鏤其柄。

殖也。《揚子·太經》直,東方也,春也。質而未有文也。《註》直之言殖也。萬物甲始出殖立,未有枝葉也。

《揚子·方言》袒飾謂之直袊。《註》婦人初嫁所著上衣,直袊也。

《韻會小補》器直,曲尺也。梓人用之。

官名。《鄧析子轉辭篇》湯有司直之人。

《通典》漢時繡衣直指,卽秦時御史大夫。

直人,邑名。《左傳·昭二十三年》劉子取直人。

泉名。《公羊傳·昭五年》直泉者何,涌泉也。

門名。《三輔黃圖》長安城西出第二門曰直城門。

姓。漢有直不疑。

《諡法》肇敏行成曰直。

《集韻》《韻會》直吏切《正韻》直意切,音治。與値通。《史記·項羽紀》直夜潰圍。《註》直,讀曰値。當也。《索隱曰》古字例以直爲値。《前漢·酷吏傳》無直甯成之怒。《史記》作値。

物價曰直。《北史·齊景思王傳》食雞羹,何不還他價直也。

傭作得錢亦曰直。《柳宗元·送薛存義序》向使傭一夫於家,受若直,怠若事,則必甚怒而黜罰之矣。

叶直略切,音著。《樂府·焦仲卿妻詩》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阿母得聞之,零淚應聲落。

叶直六切,音逐。《楚辭·九章》令五帝以折中兮,戒六神與嚮服。俾山川以備御兮,命咎繇使聽直。《六書正譌》从,古隱字。十目所視,雖隱亦直。會意。俗作直,非。

【钱】

錢【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昨先切《集韻》財仙切《正韻》才先切,音前。《玉篇》財也。《集韻》貨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其流行無不徧也。《正字通》冶銅爲錢,易貨也。古之爲市,所有易所無,布幣金刀龜貝之法窮,錢始行。周制以商通貨,太公望立九府圜法,錢外圓而內孔方,輕重以銖。圜者爲均通也。九府者,掌財帛之官也。歷代便之。周景王鑄大錢,曰寶貨,肉好有輪郭,以勸農贍不足,百姓蒙其利。錢形似璧,故亦稱肉好。或謂肉爲邊,不知錢邊曰郭,肉在邊之中也。漢以後,大小輕重不一,名稱各殊,國家攺元必更錢,以年號爲文,輪郭如舊。紀錢制者,唐張台封演有泉譜,陶岳有貨泉錄,宋洪遵有泉志,馬端臨有錢幣考,彼此異同,本註不具載。

與泉同。《史記·天官書》下有積錢,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註》錢古作泉字。

《朝野僉載》張鷟號靑錢學士,謂萬選萬中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錢唐縣。《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

《後漢·梁冀傳》意錢之戲。《何承天·纂文》一曰詭億,一曰射意,一曰射數,一曰持掩,卽今攤錢也。《潛夫論》或以遊博持掩爲事。《註》博,博六也。掩,意錢也。《歐陽修詞》堂上簸錢堂下走。

馬飾。《古樂府》鐵㚇金面靑連錢。《庾信·楊柳歌》連錢障泥渡水騎。《晉書·王濟傳》作連乾。

綠錢,苔別名。《沈約詩》賔階綠錢滿,客位紫苔生。

《岑參詩》楡莢小於錢。《張籍詩》蓮葉出水大如錢。

連錢,䳭鴒別名。《廣韻》頸有錢文。一名錢母。

姓。晉有歷陽太守錢鳳。

《唐韻》卽淺切《集韻》《韻會》子淺切《正韻》子踐切,音翦。《說文》銚也。古田器。《詩·周頌》庤乃錢鎛。《傳》錢,銚也。

《集韻》在演切,音踐。義同。

《字彙補》古與盞通。酒器也。《續鐘鼎銘》有雀錢。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