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我如人人如豕

出自:宋代·郭印《和元汝功江楼待月》

拼音:[shì][wǒ][rú][rén][rén][rú][shǐ]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危楼百尺閒临水,玉宇无云天万里。
悠悠山月涌晴空,举头拭目增欢喜。
鱼龙何处深避藏,影落澄江清彻底。
欲揖嫦娥上广寒,古来遭遇应无几。
吾心空洞与物齐,视我如人人如豕
那堪河岳尽播迁,富贵功名心已死。
世衰俗薄异炎凉,只有高人兴味长。
此时此乐何不赏,瞥眼馀生飞电光。

查看原文

注释

【人人】1.每个人;所有的人。 2.用以称亲昵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视】

視【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嗜。《說文》瞻也。《博雅》明也。《易·履卦》視履考祥。《書·大甲》視遠惟明。

《字彙》看待也。《左傳·成三年》鄭賈人如晉,荀罃善視之。

《博雅》效也。《書·大甲》視乃厥祖。《疏》言當法視其祖而行之。

《小爾雅》比也。《左傳·襄二十七年》季武子使謂叔孫以公命,曰:視邾滕。《註》欲比小國。《禮·檀弓》公室視豐。《疏》言視者不正,相當比擬之辭也。

猶納也。《禮·坊記》君子於有饋者弗能見,則不視其饋。《註》不視,猶不納也。

猶敎也。《儀禮·鄕射禮》命釋獲者設中,遂視之。《註》視之,當敎之。

《釋名》視,是也,察是非也。

《禮·曲禮》兔曰明視。《疏》兔肥,則目開而視明也。

《儀禮·士虞禮》明齊溲酒。《鄭註》明齊,當爲明視,兔腊也。

《山海經》狄山有視肉。《註》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也。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

山水名。《山海經》帝囷山東南五十里曰視山。《又》葴山,視水出焉。《註》或曰視宜爲瀙。瀙水今在南陽。

人名。《陶潛·羣輔錄》伏羲六佐,其一曰視默,主災惡。

姓,見《姓苑》。

通作示。《詩·小雅》視民不恌。《箋》視,古示字。《前漢·高帝紀》視項羽無東意。《史記》作示。《師古註》漢書多以視爲示,古字通用。

《廣韻》承矢切《集韻》《韻會》善旨切《正韻》善指切,嗜上聲。義同。

《玉篇》看也。《書·洪範》五事,二曰視。《疏》視,常止反。

《詩·小雅》小人所視。叶上矢履。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豕】

豕【酉集中】【豕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穢,亦水畜也。《詩·小雅》有豕白蹢,烝涉波矣。《傳》犬喜雪,馬喜風,豕喜雨,故天將久雨,則豕進涉水波。《禮·曲禮》豕曰剛鬣。《疏》豕肥則毛鬣剛大也。《周禮·天官·食醫》凡會膳食之宜,豕宜稷。《疏》豭豬味酸,牝豬味苦,稷米味甘,是甘苦相成。

國名。《左傳·襄二十四年》范宣子曰:昔匄之祖在商爲豕韋氏。《註》豕韋,國名。

星名。《博雅》營室謂之豕韋。

《史記·天官書》奎曰封豕,爲溝瀆。《前漢·天文志》作封豨。

藥名。《爾雅·釋草》茢薽,豕首。《疏》豕首,一名彘顱,南人名爲地菘,今江東呼豨首,可以煼蠶蛹。

《莊子·徐無鬼》藥也,豕零也。《註》豕橐一名苓根,似豬屎,其塊零落而下故也。《韓愈·進學解》作豨苓。《註》楚人呼豬爲豨,卽豬苓是也。《本草綱目》一名豭豬屎。

《集韻》亥古作豕。《正字通》《家語》或讀史云:三豕渡河。子夏曰:己亥渡河。己譌爲三,亥譌爲豕。或曰支干內有五亥,己亥位居三,三豕渡河是隱語。《說文》亥與豕溷。李陽冰曰:古文亥比豕加一畫,《說文》溷亂,不足信。

叶施智切,施去聲。《司馬相如·上林賦》格蝦蛤,鋋猛氏。羂騕褭,射封豕。《韻會小補》相如賦本文一段俱上聲,《吳棫·韻補》以豕字叶入寘韻,誤。《字彙》凡偏傍从豕者,俗省作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