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江行和杨济翁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
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
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拆。
英雄事,曹刘敌。
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送王文葩归省甬东

[明代] 曹义

东望蓬莱道路遥,白云飞处海天高。
桥门久客归心切,枫陛初辞喜气豪。
紫陌花阴嘶去马,红亭夕照醉香醪。
登堂舞罢莱衣日,还拟春江钓巨鳌。

过苏州访沈去疑年兄不果 其二

[明代] 陈是集

人言君亦贫,仇口忽成嗔。
天道何曾远,谗夫不保身。
年来耽内典,早已悟前因。
傲性无劳锄,甘之乃道邻。

寄题金山寺

[明代] 丘浚

岷江万里下,梵刹半空开。
吴树风吹断,淮山水荡回。
潮声杂钟磬,波影动楼台。
千载张公子,题诗会雨来。

题灵泉观

[宋代] 李梃

山原缭绕水萦纡,绣岭屏风立座隅。
更上朝元最高处,饶君都看渭川图。

登太白楼有感

[清代] 方士鼐

一别高楼又七年,登临恰值暮秋天。
分无佳句夸名士,谁肯怜才到谪仙。
山杂乱云归塔顶,江留残照落帆前。
金陵十度真堪笑,赢得千丝雪满颠。

轺中偶成

[明代] 韩日缵

处处春郊春事忙,若为九十限春光。
已过二月仍逢闰,管领韶华只自芳。
委地全铺新草绿,隔林似闪流莺黄。
花浓柳亸随人意,直伴征轺到帝乡。

辛卯正月上辛日郊祀明堂斋居和柴京兆韵

[明代] 林廷㭿

引领銮舆下九天,明王典礼信无前。
斋居兵署今三度,旅食金陵又二年。
宝鸭香销诗未就,铜龙声咽夜忘眠。
孤臣白发还遭遇,载诵明良喜起篇。

渔父

[元代] 廖大圭

大儿船头新得鱼,小儿船头炊彫胡。
老翁一笑江潮落,西村有酒满瓶沽。

谒颜子心斋坐忘图

[明代] 苏应机

不待披图拜下风,心香久已炷炉烘。
一丝尧舜千年派,尽在如愚两字中。

风流子 其一 秦淮歌馆

[清代] 徐石麒

青楼谁窈窕,抛红豆、新唱梦扬州。
听宫字欲流,娇能掩误,徵音初变,弱不禁愁。
一声绕,锦投三万轴,酒下十千筹。
落日正低,西风初度,当杯入手,肯教淹留。
今朝相逢好,私心计、拼取醉卧垆头。
但使碧纱稳护,莫放吟眸。
恐二陵风雨,寒惊客梦,三山草木,影落歌楼。
老子壮心未已,还赋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