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示会稽大资政公思归篇辄次元韵

朝代:宋代 作者:沈辽

进退不辱古已稀,能如二疏盖有数。
中间已辞五鼎食,今年欲洁一身去。
引身欲去强辞老,东部聊复颁宽诏。
人间万事如一梦,何人颠倒真可笑。
红梅夜发新春枝,黄堂晏坐赋思归。
已知无心更无碍,青山历历孤云飞。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遣兴 其一

[清代] 孙元衡

齿颊添香生酒晕,槟榔古贲佐扶留。
青青盛向金柈小,拾翠佳人减却愁。

锁窗寒 铎铃,和雨丈韵

[清代] 程颂万

警柝支廊,残虬咽箭,薄寒深宇。
檐铃剩魄,一例断愁分付。
颤空阶、凄清未休,那回似共离人语。
蓦花魂系软,黄昏阑北,怯移纤步。
前度。
风过处。
怅铁马危谯,暝烟悄护。
郎当别栈,赚破旅怀如许。
怕宵来、灯烬梦凉,院中又战蕉叶雨。
最那堪、诉尽乡心,解惜人归暮。

过东村

[清代] 缪公恩

芳草沿溪一径斜,绿荫垂柳是谁家。
重来不见桃源树,何处东风问落花。

一萼红

[清代] 奕绘

短墙阴。
爱搓脂滴粉,宜浅不宜深。
冰簟收凉,齐纨掩素,秋色挨到如今。
且漫约、花能解语。
但相对、已是抵千金。
细细红丝,盈盈翠羽,小小黄心。
惆怅断肠名字,累情痴儿女,触目沾襟。
西府枝残,东篱蕊稚,轻寒轻暖难禁。
好将护、宣瓶汝盎,搔短发、浑欲不胜簪。
记得去年开时、也费清吟。

怀归

[明代] 王佐(汝学

万卷书生刘鲁风,闲来无事不从容。
香风不动松花老,宿雨初收草木浓。
莫把文章动蛮貊,悔将名利役疏慵。
人生到处知何似,泛剡寒宵兴一蓬。

梅子

[宋代] 彭汝砺

道上人家梅子枝,背春还复叶离离。
诗翁触物俱归思,不用风前叫子规。

月上海棠 海棠花下作

[清代] 郑元昭

阑珊轻梦纱窗畔。
子规声、唤醒看花眼。
几许春阴,护湘屏、一枝红婉。
端相久,待懒怎生得懒。
吟肠都为东风软。
对明妆、不隔锦江远。
花也怜人,怨迟眠、烛容先倦。
耐残寒,消受芳斟夜半。

望雪山

[清代] 高其倬

蜀山峍屼皆参天,雪山高压群山巅。
剑岭巫峡总培塿,青城峨岫差随肩。
禹迹不到失搜纪,遂使岳镇居崇班。
五丁有力不敢凿,胚浑元气无雕镌。
到今尚存太始雪,盛夏早似初冬寒。
我来成都苦卑湿,每遇高爽心安便。
入秋十日九阴雨,侧身西望空长叹。
忽然金风扫霾翳,半空横转兜罗绵。
素云一段落天外,白头卓立罗烟鬟。
天门玉龙露寒鬣,海风吹水排银澜。
数百里外一举首,爽气已到须眉间。
竖指数峰插霄汉,如坐井底窥星躔。
压覆常忧坤轴折,回旋怕触曦车翻。
高鸟之翔不敢度,往来或似飞空仙。
此外茫茫复何有,蜂屯蚁聚丛生番。
乃知造物有深意,区界夷夏分中边。
刀州刺史真好事,欲通天险招呼韩。
橐驼载布马载粟,罗致火罽收冰蚕。
去年行台留陆贾,今年绝塞归张骞。
似闻西方诸部落,稽首请事天可汗。
蜀人弱脆蛮顽奸,畏之不啻雀见鹯。
况复此曹不耕织,毳衣肉食劳县官。
安得天生巨灵手,擘山为塞邛崃关。

虞美人 题“钟馗览镜图”,为闰重午作

[清代] 赵我佩

弹冠重下终南径。
真面须重省。
红妆小妹定嘲它。
如戟须眉还有、照菱花。
盈樽蒲酿从新倒。
一醉掀髯笑。
莫欺进士老龙钟。
不见当年人镜、兆芙蓉。

高阳台

[清代] 吴藻

选石横琴,摩山人画,年年小住西泠。
三弄冰弦,三潭凉月俱清。
红桥十二无人到,削芙蓉、两朵峰青。
不分明。
水佩风裳,错认湘灵。
成连海上知音少,但七条丝动,移我瑶情。
录曲阑干,问谁素手同凭。
几时共结湖边屋,待修箫、来和双声。
且消停。
一段秋怀,弹与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