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

朝代:先秦 作者:诗经

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2],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3]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据《周礼》云:“仲春,令会男女。”朱熹《诗集传》云:“然则桃之有华(花),正婚姻之时也。”可见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故诗人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旧说如《毛序》等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为今人所不取。
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如魏阮籍《咏怀诗》之十三:“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辉光。”唐崔护《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宋陈师道《菩萨蛮》词:“玉腕枕香腮,桃花脸上开。”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只不过影响有大小,运用有巧妙而已。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纷纷绽蕊,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两颊飞红,真有人面桃花,两相辉映的韵味。诗中既写景又写人,情景交融,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这种场面,即使在今天我们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桃花开后,自然结果。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颂辞!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固然有理,然细玩诗意,确是兴中有比,比兴兼用。全诗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兴,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极有层次:由花开到结果,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自然浑成,融为一体。
诗人在歌咏桃花之后,更以当时的口语,道出贺辞。第一章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就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个家。第二、三章因为押韵关系,改为“家室”和“家人”,其实含义很少区别。古礼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男女结合才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组成家庭的开始。朱熹《诗集传》释云:“宜者,和顺之意。室谓夫妇所居,家谓一门之内。”实际上是说新婚夫妇的小家为室,而与父母等共处为家。今以现代语释为家庭,更易为一般读者所了解。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对月

[明代] 刘崧

今年十五夜,看月在流江。
谁遣遗乡邑,犹疑接澒泷。
水光浮战舰,山翠隐蓬窗。
倾影那能寂,含悽对酒缸。

挽罗榷院子远 其三

[宋代] 刘应凤

尝忆东华裹饭时,五千字挟海潮飞。
臣愚敢避权奸忤,主弱宁知国事非。
相马有奇堪下拜,屠龙无用只空归。
江南文物侵寻尽,洒泪单传第一衣。

独饭

[宋代] 刘应时

云破日将西,村深鸡自啼。
撑船傍林樾,独饭寓招提。
山柿淡无味,园蔬嫩可刲。
满抄云子白,心事愧锄犁。

悲歌

[宋代] 刘应炎

悲矣乎,杞人之忧兮天莫支,权臣秉钧兮社稷危。
外夷相侵民流离,大厦将倾谁设施。
悲矣乎,吾将抱徐衍之石兮,歌箕子之黍离。

鹧鸪

[宋代] 刘延世

冥冥花朵隔遥山,脉脉风烟暗百蛮。
曾向黄陵嘲竹里,羽毛犹带泪痕斑。

武庙哀词和鲁南韵

[明代] 刘忠

千古桥陵旧竁开,断螯无力挽天回。
三边曾纳戎王款,九庙亲俘汉濞来。
泪竭华夷枯海渎,神游冥漠驭风雷。
十年讲幄承恩泽,白首荒山不尽哀。

破山八咏 其四 龙门涧

[宋代] 刘拯

白龙斗巍峰,长涧落千尺。
灵泉应奇踪,高连暮云碧。
寒影凌苍崖,清流动危石。
八月苗正枯,犹能变甘泽。

句 其四

[宋代] 刘接

湛湛直通龙渡水,㶁㶁傍过鹿头山。

[宋代] 刘昉

隋物尚馀双鼎在,唐人犹有八诗传。

句 其一

[宋代] 刘某

输税地全无菽麦,入城人半是渔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