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破山寺后禅院

朝代:唐代 作者: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译文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注释

①禅房:僧侣的住房。
②万籁:各种声响。

赏析

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及隐逸之情。
语言古朴,意象深微;构思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进入胜境。

常建
常建,生卒年不详,开元进士,曾任盱眙尉。仕途失意,后隐居鄂州武昌。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也有部分边塞诗。有《常建集》。常建小传(录自《唐才子传》)建,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登科。大历中,授盱眙尉。仕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往来太白、紫阁诸峰,有肥遯之志。尝采药仙谷中,遇女子,遍体毛绿。自言是秦时宫人,之入山来,食松叶,遂不饥寒。因授建微旨,所养非常。后寓鄂渚,招王昌龄、张偾同隐,获大名当时。集一卷,今传。古称高才而无贵仕,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鲍照卒于参军,今建亦沦于一尉,悲夫!建属思既精,词亦警觉,“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旨远”、“兴僻”,“能沦意表”,可谓“一倡而三叹”矣。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魏公祠

[元代] 郑元祐

天平寺里魏公祠,翼翼蒸尝奠荐时。
庙享百年亡国后,道求千古圣人知。
山侵鸟道盘风磴,石拔鲸牙插羽旗。
更上高亭望吴下,墓田秋实正离离。

哭妹贞娘节烈

[宋代] 郑君老

哀哉吾妹兮,生不逢时。
痛哉吾妹兮,死此乱离。
灰尘涨空兮,铁骑南驰。
旌旗蔽野兮,日色无辉。
凶徒蜂起兮,浊乱民彝。
恣行劫掠兮,四野伤悲。
我妹遇兹兮,尚在闺闱。
若逃患难兮,计无可为。
恐被污辱兮,决死无疑。
一刀自刎兮,澌血淋漓。
死仆于床兮,不变容仪。
刀不落地兮,手尚坚持。
英烈如生兮,人谁敢欺。
嗟我独生兮,于世何裨。
汝危莫援兮,恨无穷期。
悠悠我思兮,泣涕涟如。
人皆有死兮,特出异宜。
哀哉痛哉兮,噫嘻。
独存汝名兮,万古无遗。

诸葛庐

[宋代] 郑吾民

琅琊一室云,独许老龙卧。
英气宇宙春,君臣重三顾。
岁久化为墟,白日聚狐兔。
惟有忠臣心,风雨不可破。

过孙山人苕溪旧居

[明代] 郑善夫

耿耿忆孙楚,溪边青竹门。
未同苕水月,竟失汉阴原。
寿天真诠外,风云孤梦存。
平生少谷榻,独下向谁论。

清音亭

[宋代] 郑国辅

山泉漱玉琴,尘世谁知音。
植杖憩于此,顿消名利心。

题朱文公唐石坟庵

[宋代] 郑宅

云谷高风挽不留,尚馀书泽贲松楸。
山瞻泰华岩岩耸,水接濂伊混混流。
千古为渠开日月,百年知我有春秋。
自怜晚学无仙骨,空把遗编记话头。

送僧游五台

[明代] 郑定

浮云心迹应无住,腊月逾淮上五台。
宝地近临天界上,佛香遥度雁门来。
山中别友惟留偈,雪里逢人只寄梅。
此去安禅高绝处,旧游知不忆天台。

句 其一

[宋代] 郑居中

丘壑未应容谢傅,衮衣行见命周公。

次君用借屋

[宋代] 郑恕斋

抛却西湖旧绿蓑,闭门无计奈愁何。
非关豪气消磨尽,自是中年感慨多。
漫漫平波鱼自跃,阴阴垂柳鸟能歌。
小楼咫尺无因到,输与周郎日日过。

承恩颂

[明代] 郑文康

君恩重如山,又若海水深。
臣躯等一羽,承之讵能任。
薄才误蒙收任使,三载微劳何足齿。
玉音颁赐过褒嘉,上及双亲下妻子。
恩从天上降,明同日月光。
幽明思报苦无策,但祝圣寿齐天长。
更愿儿与孙,尽为犬与马。
为犬守宫墙,为马清塞野。
边尘不动内廷安,方遂区区感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