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三首其二)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赏析

既是“能不忆江南”,那么杭州这个白居易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什么给他的感受最深呢?古籍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既然寺僧可以拾得,那么看起来,白居易做杭州刺史的时候,很有兴趣去拾它几颗,也似多次去灵隐寺寻找那月中桂子,正好欣赏三秋月夜的桂花。白居易是诗人,自然不乏浪漫的气质,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动人的一副画面。一个寻字,而情与景合,意与境会,诗情画意,引人入胜。
也许,月中桂子只是传说,那么钱塘潮奇观确实是存在的。寻桂子不一定能寻到,潮头却是真正看得到的感受极深的景观。钱塘江自杭州东南流向东北,至海门入海。钱塘潮每昼夜从海门涌入,异常壮观。钱塘潮在每年中秋后三日潮势最大,潮头可高达数丈,正因为如此,所以白居易写他躺在他郡衙的亭子里,就能看见那卷云拥雪的潮头了,趣意盎然。上句写跑去寺里寻找那美丽的传说,下句写自己悠然躺在床上看澎湃的钱塘潮,一动一静,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作者内心蕴涵的种种心理活动,也许可以感受到杭州的难忘。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瑟瑟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金华按覆回止普净

[宋代] 韦骧

雨止山路滑,肩舆进亦难。
官拘当勉力,室处岂非安。
浅涧流还急,鸣禽意自宽。
来归虽薄暮,古寺且盘桓。

酒罩

[宋代] 王安礼

妙绝因心匠,华堂此集英。
轻尘避绿蚁,密影占香琼。
醉有陶彭泽,狂如阮步兵。
瓮头篱菊下,弃掷任纵横。

布作高阳台众乐园成被命与金陵易地兄弟待罪侍从对更方面实为私门之庆走笔记子开弟

[宋代] 曾布

楼台丹碧照天涯,塞北江南未足誇。
十里烟波新种柳,万株桃李未开花。
一麾同下西清路,两镇高迎上将牙。
回首林塘莫留恋,风光还属阿连家。

[宋代] 魏夫人

使君自为君恩厚,不是区区爱华山。

留京师思归

[宋代] 王仲甫

黄金零落大刀头,玉箸归期划到秋。
红锦寄鱼风逆浪,碧箫吹凤月当楼。
伯劳知我经春别,香蜡窥人一夜愁。
好去渡江千里梦,满天梅雨是苏州。

失调名

[宋代] 王诜

合彩丝、对缠玉腕。
偷闲结个艾虎儿,要插在、秋蝉鬓畔。
带了黄花,强饮茱萸酒。

真珠

[宋代] 许将

蔌蔌圆英淡粉妆,肯随桃杏媚韶光。
金刀不到春风外,草密林深只自香。

送程给事知越州

[宋代] 陈睦

孔戣佳政在番禺,严助终年厌直庐。
欲解尘缨临曲水,忽惊计吏拜高车。
行归天上参鹓侣,暂向江边驻隼旟。
正想题诗凭郡阁,秋波绿净落芙蕖。

送道纯归南康 其二

[宋代] 范祖禹

珍台閒馆切昭回,笙鹤应无俗驾陪。
天浸祥池三岛向,春迷神囿百花开。
沙鸥汎汎人相近,风燕飞飞隼莫猜。
清洛故园荒径在,与君何日赋归来。

李白祠堂 其二

[宋代] 孔平仲

太白之精出李白,诗中元帅酒家豪。
轩然眉目已如此,况著当年宫锦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