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竹枝词)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江边杨柳,树叶青青,江中流水,平如明镜。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一飘到耳里,就知道是谁唱的了。她从歌声获得的印象是,对方虽没有更明确的表示,却似乎有些情意。这真好象黄梅季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是雨天吧,东边还出着太阳,令人捉摸不定,是无“情”还是有“情”呢?

注释

①踏歌,一作“唱歌”。踏歌,是指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②竹枝词,是巴渝民歌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
③“晴”与“情”,二字谐音,双关妙用。

赏析

竹枝词是巴渝(今四川省东部重庆市一带)民歌中的一种。唱时,以笛、鼓伴奏,同时起舞,声调宛转动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依调填词,写了十来篇,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这是很美好的环境。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在这样动人情思的环境中,她忽然听到了江边传来的歌声。那是多么熟悉的声音啊!一飘到耳里,就知道是谁唱的了。第三、四句接写她听到这熟悉的歌声之后的心理活动。姑娘虽然早在心里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什么表示哩。今天,他从江边走了过来,而且边走边唱,似乎是对自己多少有些意思。这,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这个人啊,倒是有点象黄梅时节晴雨不定的天气,说它是晴天吧,西边还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又还出着太阳,可真有点捉摸不定了。这里晴雨的“晴”,是用来暗指感情的“情”,“道是无晴却有晴”,也就是“道是无情却有情”。通过这两句极其形象又极其朴素的诗,她的迷惘,她的眷恋,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画出来了。
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它们往往取材于眼前习见的景物,明确地但又含蓄地表达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吴声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这种谐声双关语来表达恋情。如《子夜歌》云:“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欢是当时女子对情人的爱称。梧子双关吾子,即我的人。)
这类用谐声双关语来表情达意的民间情歌,是源远流长的,自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作家偶尔加以摹仿,便显得新颖可喜,引人注意。刘禹锡这首诗为广大读者所爱好,这也是原因之一。(原载《唐诗鉴赏大辞典》,有删节)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理解,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西湖泛舟

[宋代] 朱松

望湖楼下照衰颜,羞见尘埃两鬓斑。
风艇纵看山转侧,烟堤尽逐水回还。
唤人归去城钟急,触处相亲岭月弯。
不用新诗摹绝境,定知长到梦魂间。

世弼再和见赠又次韵复之其词皆辟其诗中之语 其二

[宋代] 欧阳澈

三尺丝桐追古意,一床文史伴閒身。
宁甘岑寂配前哲,羞逐纷华溷世人。
遵辖喜投延上客,莱衣时戏奉偏亲。
由来善恶如冰炭,寄迹于今动择邻。

和谢景思

[宋代] 曾惇

康乐东山迹已陈,续衣传钵不无人。
往时绛阙清都上,几岁荒山野水滨。
红药高吟须小谢,白莲胜社得遗民。
不嫌小邑来车辙,同试龙园第一春。

八陈图

[宋代] 张表臣

八陈功成妙用藏,木牛流马法俱亡。
后来识得常山势,纵有桓温恐未详。

游莺脰湖

[宋代] 吴亿

树色烟光两岸分,棹歌声里散鸥群。
船浮春水天疑近,人对春风酒易醺。
翠袖不须花下舞,洞箫还待月中闻。
仙游钓客今何在,湖上年年自白云。

送修书记游天台

[宋代] 李鼐

尘事日败人,筋力随以劳。
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穷巷躬水菽,杜门匪禅逃。
修公岩壑人,臭味合我曹。
閒从茗碗集,有往不待招。
清芬落净几,宴坐挥霜毫。
脱略畦畛外,寂寞期久要。
春风草离离,飞花照方袍。
朝来遽别我,明月挂一瓢。
笑指天台云,意气东南高。
去去不可挽,独鹤鸣九皋。
会看精进力,觉性一宿超。
全提法王法,众说障奔涛。
大千廓沙界,体现无丝毫。
异时药山偈,问道惭非翱。

柳梢青 其五

[宋代] 杨无咎

月转墙东。
几枝寒影,一点香风。
清不成眠,醉凭诗兴,起绕珍丛。
平生只个情钟。
渐老矣、无愁可供。
最是难忘,倚楼人在,横笛声中。

梦仙谣

[宋代] 曹勋

梦入蓬莱宫,岧峣耸朱阁。
灵风翔紫烟,霭郁生罗幕。
鸾凤栖瑶林,咀嚼瑶华萼。
老龙戏沧洲,喷涛荡鳞角。
朱户翳霄晖,翠殿开晴廓。
中有神仙人,缓步锵金铎。
颜貌盛芙蓉,举止何绰约。
引我丹霞房,玉浆金罍酌。
更赐琅玕膏,笑谈同饮啄。
仙童供蟠桃,盛以朱云络。
坐看移三山,惊波沸五岳。
下顾尘埃徒,奔走赴陵壑。
真人执我手,殷勤相付托。
若到红尘中,莫染红尘浊。
他年须是早归来,奉迎当遣辽东鹤。

观棋

[宋代] 胡寅

平地纵横十九条,古今争向此中消。
乾坤二策归皇极,愚智殊途祖帝尧。
竞胜鲜能思自活,临机谁肯暂相饶。
旁观有著如当局,敢道今无国手超。

即事

[宋代] 何大圭

茅屋松窗小隐家,茶烟漠漠水斜斜。
檐间乳燕未成语,庭下石榴争放花。
赖有诗书销白日,倦随车马走黄沙。
林泉旧约好径去,风雨满江垂钓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