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故国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只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注释

①入京使:回京的使者。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园。③漫漫:形容路途遥远。④龙钟:形容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⑤凭:凭借,依靠。⑥传语:捎口信。

赏析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如同随口而出,特别是后两句写马上相逢的情景,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镜头集中清晰,如影视特写一般,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唐诗归》卷十三)。沈得潜曰:"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岑参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浣溪沙·戊寅元日

[近现代] 袁思亮

劫梦惊回有此身。
辛盘彩胜又逢辰。
平头六十眼中人。
雨意渐苏云晻霭,花香不断火温黁。
老怀微暖一分春。

得刘仲鸿书感赋

[清代] 孙清元

烽燧淹㽛町,烟花梦浣江。
雁书时得一,龙剑不成双。
世正忧多难,城如筑受降。
乱离嗤邴管,轻弃旧乡邦。

鹊桥仙 七夕雷雨

[清代] 严绳孙

觚棱日落,宫衣初卷,隐隐云輧欲驾。
金蛇玉虎太颠狂,误此刻、天孙无价。
故园何处,针楼明月,依旧一眉如画。
谁言客鬓久经霜,似才共、玉环盟罢。

寓宜章寄武昌彭养忠

[明代] 张子翼

原知原宪道非穷,久在隆中识卧龙。
灯向壁穿劳五夜,编从韦绝富三冬。
停云叆叆倾蟠谷,官柳依依夹岸容。
回首西山共论剑,凤台何日慰重逢。

迈陂塘 再答沈湘涛

[清代] 关锳

又传来、妙香笺纸,空床病为君起。
始知锯了多时木,锯义元如木义。
水漏矣。
却不道、如今水桶才通底。
一圈儿地。
怕归去灵山,问伊迦叶,也只笑而已。
浮生梦,镂影吹尘何异。
炊沙岂许作米。
关心腊月当三十,寻个散场欢喜。
君悟未。
君不见、青莲火里何曾死。
此中关棙。
便楼阁重重,也能开得,不信谁弹指。

张学良

[近现代] 萧梦霞

空闻强敌说和平,让地安能息战争。
东省江山思父帅,北营炮火葬官兵。
爱才若肯容邻葛,谋国何劳问虎城。
从此辽河是瀛海,南荒归梦阻平津。

黛吟楼春日即事(录二) 其二

[近现代] 温倩华

晚妆人起卷珠帘,帘外青鬟映一奁。
不用自调螺子墨,好山分翠上眉尖。

晚立黄洲

[宋代] 甘泳

今度阑干倚,苍茫入暮天。
碧溪分市井,华屋乱云烟。
钟隔春来树,灯流夜去船。
惜哉题柱壮,琴动凤凰弦。

秋日寄怀蓼洲弟

[清代] 吴蕙

一夜砧声枫树凋,离亭风雨欲魂消。
便鸿南向应无数,好寄新诗慰寂寥。

兰阳即事 其六

[清代] 仝卜年

丛丛秋菊灿篱东,赏到黄昏兴未穷。
夜静不知风露冷,满身花影月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