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席上和赵晋臣敷文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少年风月,少年歌舞,老去方知堪羡。叹折腰、五斗赋归来,问走了、羊肠几遍。
高车驷马,金章紫绶,传语渠侬稳便。问东湖、带得几多春,且看凌云笔健。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谬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晚年韩□(tuo1)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辞海》1989年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忆侄景

[元代] 贡师泰

自汝南台去,栖迟两见春。
鼓鼙江上月,烽火海边尘。
衰病全非昔,传闻总不真。
近知更大将,旗帜一时新。

贺新郎

[明代] 费元禄

瑞脑烧金鼎,卷重帘、庭阴正午,画堂人静。
春落天涯知何处,糁地杨花飞尽。
印玉枕、流莺催醒。
梅雨纱窗寒欲透,更长年、三月厌厌病。
愁不语,懒窥镜。
江南旧事须重整,隔花阴、传消寄息,月娥难倩。
梦断秦楼相思久,芳草佳期未准。
倚遍了、梧桐金井。
蝴蝶已归煤麝冷,枉教人、揉碎丁香影。
谁共我,步香径。

奉答西涯翁二首 其一

[明代] 费宏

襟度休休发兴长,衣痕在眼自淋浪。
望依北斗天垣近,坐爱东村夜色凉。
霜竹种成凡几个,早梅吟罢有馀香。
远游莫忆当年赋,大老惟因住帝乡。

赋雪

[宋代] 贺德英

谁剪银河水,飞花出汉霾。
月明人竞往,踏破水晶街。

集唐绝句十首 其六

[宋代] 贾云华

一身憔悴对花眠,零落残魂倍黯然。
人面不知何处去,悠悠生死别经年。

论蝴蜂形

[宋代] 贾似道

貌若蝴蜂腿脚纤,细腰项紧两头尖。
遍身黄色金纹理,百口之中一口钳。

钓台

[宋代] 贾青

万叠层峰夹两溪,雨馀清气却炎晖。
何时学得严陵傲,洗尽尘襟卧钓矶。

送新知永州潘宫赞若冲赴任

[宋代] 贾黄中

鸳鹭行中已著名,颂条暂慰远民情。
道途行去乘轺贵,乡里过时画锦荣。
铃阁晓开江月满,戟枝寒照雪峰明。
知君游刃多馀暇,莫忘新诗寄凤城。

程机宜宅吃豆粥

[宋代] 赵万年

豆红米白间青蔬,彷佛来从香积厨。
异日大官还饱饫,不应忘却在芜蒌。

[宋代] 赵不息

鲁国笔端昭日月,次山书法得春秋。